冬至将近,走进浙江省德清县莫干山,这里红枫层林尽染,修竹碧浪掀天,斑斓色彩交织于炊烟袅袅的苍莽间,别是一番江南胜景。
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科技创新百强县,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680.7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投资增长34.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比重达66.6%……
不难看出,在这座总面积不足浙江省陆域面积百分之一的浙北小县,不仅能体味清幽秀丽,更能窥见强劲的发展动能。
太空中,“德清一号”卫星环绕地球飞行,不断传回数据;地面上,无人驾驶测试车辆在城乡穿梭,游客们在景区登上无人驾驶公交……“地理信息”一词看似陌生,但在德清,它已从“天边”来到“身边”。
地理信息产业是数字经济和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引擎。随着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落地德清,地理信息产业又从德清的“身边”走向了世界。
凤栖湖畔,高楼林立,现代化、国际化气息扑面而来,430余家相关企业聚集,年营业收入近350亿元,涵盖北斗时空、测绘遥感、智慧城市、航空航天等地理信息领域的产业生态已经形成。而这片土地在十多年前还是鱼塘和田地。
蝶变始于2010年。当时浙江开始布局地理信息产业园区,德清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敏锐捕捉到地理信息这一新兴产业的潜力和前景,积极抢抓机遇,主动争取将园区(德清地理信息小镇)建在德清。
尽管德清地处长三角腹地、紧连杭州都市圈,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但要真正让德清地理信息小镇这个“新生儿”健康成长、成才,并不轻松。
园区的“外壳”有了,“里子”如何建设规划?企业如何招引?人才如何留住?
缺少“领头羊”,就与省内行业主管部门积极合作共建,发挥各自优势;园区里没有企业,就梳理全国范围内的优质企业,逐一上门走访;产业园“才气”不足,就在杭州设置科创飞地,并配套约两千套人才公寓,与高校进行合作……
六年前,首届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在德清举办,德清向全球108个国家和地区展示了地理信息产业这张“金名片”。2022年,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在德清落户。“这是全球地理信息提质赋能征途上的重要里程碑。”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贺信中说。
“创新中心搭建的是联合国与世界各国在地理信息领域的合作纽带,更是展示中国、推动德清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德清县地理信息中心主任马宝平表示。
从“零”起步,到地理信息小镇崛起,再到向国际地信城跃升,德清逐渐打响了“世界地信看中国,中国地信看德清”的产业品牌。
小城引资“磁力”十足
“这里测试场景丰富,测试条件成熟,能满足我们大部分的测试需求。”在德清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大众汽车公司相关负责人评价道。占地172亩的德清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是浙江省唯一可以同时满足单车智能和智能网联测试的公共测试场。
以全国县域首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为契机,德清正做优做强以“地理信息+车联网”为特色的数字经济。
“地理信息+”,加的不只是车联网,还有“地理信息+通航”“地理信息+智能制造”“地理信息+人工智能”……德清不断探索“地理信息+”的外延与内涵。
“‘地理信息+’跨界融合发展,也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持续释放项目‘磁吸力’。”提起项目招引,湖州莫干山高新区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感到欣喜,“这几年,大体量链主型产业项目和‘大块头’总部项目频频落地德清。”
据介绍,斯年智驾、擎动智行、无问智行等8个总部项目已投产运营,雷科智途、舜泰汽车等16个车联网项目顺利签约。
“众多企业的集聚,将催生旺盛的技术和人才需求。”浙江工业大学地理信息学院执行院长陈铁明说。
鸟无定栖,林茂则赴。第一届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大会引来10余位院士及1.2万多名嘉宾聚集;2023年,德清全县自主培育28名国家级人才,引进141名博士;今年正式运行的地磁大科学装置研究院已集聚人才200人,落地地磁信息与装备产业链项目7个……
随着一批批高层次人才陆续到岗,莫干山地信实验室、浙江莫干山地磁大科学装置、德清县浙工大莫干山研究院等科创平台迸发出勃勃生机。
“德清山清水秀,又是全国百强县,发展势头好,足以媲美很多城市。”北京林业大学森林经理学博士徐振招坦言,选择入职德清县浙工大莫干山研究院,不只是因为待遇优厚、政策补贴,更在于这里有丰富的科研资源和平台。
一键下单,无人机就能将外卖送至小区;走在大街小巷,常能碰上正在清扫的无人驾驶环卫车;到了下渚湖湿地风景区,自动驾驶的微循环巴士能让游客“不费脚”……“这座城市的智能,让我觉得生活在这里很便利、很酷。”浙江南方测绘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钱君说。
如今,德清所打造的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政策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产业生态圈让这座城市充满活力。
“神通广大”的数字地图
“房子空了好几年,后来通过网上平台租了出去,租户把它打造成民宿,一到节假日,热闹得很!”莫干山镇五四村村民陆玉芳现在每年都能拿到一笔租金。陆玉芳所说的“平台”叫“宅富通”,是德清依托“数字乡村一张图”,建成的全省首个农村宅基地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在未进行数字化之前,一直缺少能让农房流转活化的平台,有了‘宅富通’应用,我们实现了对宅基地的全周期管理。”莫干山镇五四村党总支副书记阮建强介绍,登入“浙里办”APP,村民即可线上发布房源,租客也能线上租赁。目前,五四村摸排了闲置农房66宗,已盘活60宗。
从田间地头的智能化生产,到乡村治理的数字化转型,再到农民生活的品质提升……地理信息技术看似很有“距离感”,实则早已延伸至生活的方方面面——近年来,以地理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数字乡村一张图”应用已在多个省市复制推广。
在德清的每一个行政村,都能看到三维数字地图。轻轻点击,大屏上即可快速展示空间数据和公共数据。
这张三维数字地图涵盖乡村概览、数智党建、生产经营、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乡村治理6个板块,可以实现水域监测、危房监测、智慧气象、医疗健康、智慧养老等120余项功能。
种植养殖基地情况、道路上是否有抛洒物……从生产、生态到生活,各类信息和问题都能在平台上实时显现并得到处理。“这不仅是张电子地图,更是触达乡村各角落的乡村智治物联感知网。”德清县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金斌介绍。
为德清提供全域数据采集的企业,正是首批入驻德清地理信息小镇的浙江国遥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介绍,借势德清地理信息产业,“数字乡村一张图”打通了58个部门,归集282类数据,叠加了18个图层,摸清了每个村的“家底”,实现了数据资源共享。
在乾元镇城北村,村里的垃圾桶能智能感应垃圾分类情况,实时向“数字乡村一张图”传输数据,让村民自觉养成垃圾分类好习惯。目前,该村垃圾分类准确率达90%。
在新安镇下舍村,晚稻收割期间,村民只需刷刷手机,动动手指,就能控制烘干机等设备,实时掌控湿度、温度、虫害情况等数据。
在禹越镇,北片区社会治理工作站运用大数据技术,将交通事故易发点位一一上图,有针对性地加强日常防范巡查。
……
“数字赋能,使得信息、人员、技术等各种资源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加快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缩小了城乡发展差距。”德清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上半年,德清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909元,同比增长6.1%,城乡收入倍差缩小至1.50。
入选首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国家数字乡村试点终期评估位列全国第一……“数字乡村一张图”让治理变“智理”。